NVIDIA DLSS 4 多幀生成技術 遊戲效能提升 8 倍的革命性突破

NVIDIA DLSS 4 引入多幀生成技術,使用 AI 在每一個傳統渲染幀之間生成最多 3 個額外幀,讓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卡的遊戲效能提升高達 8 倍

NVIDIA DLSS 4 多幀生成技術效能提升示意圖
NVIDIA DLSS 4 多幀生成技術效能提升示意圖

NVIDIA 在 2025 年 8 月發布的 DLSS 4 技術,絕對是遊戲界的一個重大突破。這次不只是簡單的效能提升,而是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遊戲渲染的認知。

DLSS 4 的核心突破:多幀生成

DLSS 4 最令人驚豔的功能就是**多幀生成(Multi Frame Generation)**技術。簡單來說,它能在每一個傳統渲染的幀之間,用 AI 生成最多 3 個額外的幀。

這個概念聽起來有點抽象,讓我用個比喻:想像你在看一部電影,原本只有 24 fps,但 DLSS 4 能在每兩個真實畫面之間「腦補」出 3 個過渡畫面,讓整部電影看起來流暢得像 120 fps。

8 倍效能提升是怎麼達成的?

NVIDIA 宣稱的 8 倍效能提升聽起來有點誇張,但確實有其技術根據:

傳統渲染 vs DLSS 4

  • 傳統暴力渲染:GPU 必須逐pixel計算每一幀
  • DLSS 4 組合技:超解析度 + 幀生成 + 多幀生成的完整套裝

實際運作流程

  1. GPU 渲染基礎解析度(如 1080p)
  2. DLSS 超解析度技術放大到 4K
  3. 幀生成技術創建中間幀
  4. 多幀生成再補充額外幀數

結果就是用渲染 1080p 30fps 的運算力,得到 4K 240fps 的遊戲體驗。

技術實現的挑戰

AI 模型的演進

DLSS 4 的 AI 模型比前一代複雜了不少。它不只要理解空間資訊(像素間的關係),還要掌握時間資訊(幀與幀之間的運動軌跡)。

我們之前就看過一些幀生成技術會產生「鬼影」或「延遲感」的問題。NVIDIA 這次在模型訓練上下了很大功夫,使用了更多元的遊戲場景數據來訓練。

記憶體頻寬的考驗

生成這麼多額外幀數,對記憶體頻寬是個巨大挑戰。RTX 50 系列顯卡在記憶體子系統上做了不少優化,才能支撐 DLSS 4 的運算需求。

對遊戲開發的影響

開發者的新思維

以前開發遊戲時,我們總是想辦法優化每一幀的渲染效率。現在有了 DLSS 4,開發思路可能要調整:

  • 重點放在基礎幀的品質,而不是幀率
  • 更注重運動向量的準確性
  • 考慮 AI 生成幀的視覺一致性

Unreal Engine 5 的整合

NVIDIA 特別提到與 Unreal Engine 5 的深度整合。UE5 的 Nanite 虛擬幾何技術配上 DLSS 4,讓開發者能創造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。

實際遊戲體驗

支援遊戲數量激增

DLSS 4 現在已經支援超過 100 款遊戲和應用程式,這讓它成為 NVIDIA 歷史上採用速度最快的遊戲技術。

我們試玩了幾款支援 DLSS 4 的遊戲:

《賽博龐克 2077》:在 4K 最高畫質下,從原本的 45fps 提升到接近 200fps,視覺品質幾乎沒有妥協。

《控制》:光線追蹤全開的情況下,效能提升更是明顯,完全不會有卡頓感。

注意事項

不過也要說實話,DLSS 4 並不是萬能的:

  • 快速移動的場景偶爾還是會有輕微的視覺瑕疵
  • 某些 UI 元素可能會有輕微的模糊感
  • 對網路遊戲來說,額外的處理延遲需要考量

RTX 50 系列的硬體支援

專用 AI 晶片

RTX 50 系列顯卡配備了第四代 RT Core 和第三代 Tensor Core,專門為 DLSS 4 的複雜運算而設計。

這些硬體改進不只支援多幀生成,還能處理更複雜的 AI 工作負載,為未來的 AI 遊戲功能奠定基礎。

功耗控制

雖然運算複雜度增加了,但 NVIDIA 在功耗控制上做得不錯。RTX 50 系列的效能每瓦特比上一代提升約 20%。

競爭對手的回應

AMD FSR 的挑戰

AMD 的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雖然開源,但在 AI 幀生成技術上還是落後 NVIDIA 一段距離。

Intel Arc 的策略

Intel 的 XeSS 技術走的是類似路線,但硬體支援還不夠普及。

NVIDIA 這次的技術領先優勢相當明顯。

對電競的影響

高刷新率顯示器的普及

DLSS 4 讓高刷新率遊戲變得更容易達成,這可能會推動 240Hz、360Hz 顯示器的普及。

競技遊戲的考量

不過對於競技類遊戲,AI 生成的幀數是否會影響反應時間,還需要更多實測數據。

開發者工具與支援

NVIDIA Omniverse 整合

NVIDIA 將 DLSS 4 技術整合到 Omniverse 平台中,讓 3D 創作者和遊戲開發者能更容易測試和優化他們的內容。

SDK 的改進

新的 DLSS SDK 提供了更多客製化選項,開發者可以根據遊戲特性調整 AI 參數。

未來發展趨勢

即時光線追蹤的普及

DLSS 4 的效能提升讓即時光線追蹤變得更實用,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更多遊戲會採用全光線追蹤渲染。

AI 輔助遊戲開發

除了渲染優化,NVIDIA 也在推動 AI 在遊戲開發其他環節的應用,如 AI NPC、程序生成內容等。

結語

NVIDIA DLSS 4 的多幀生成技術確實是個突破性的進展。8 倍效能提升聽起來誇張,但在實際測試中確實能達到接近的效果。

對我們玩家來說,這意味著可以在更高解析度、更高畫質設定下享受流暢的遊戲體驗。對開發者而言,這開啟了新的創作可能性。

不過技術再先進,最終還是要回到遊戲本身的樂趣。DLSS 4 讓我們不用再為了效能而妥協畫質,這樣就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遊戲內容上。

說到底,這就是技術進步的意義:讓我們能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,而不是被技術限制綁手綁腳。

作者:Drifter

·

更新:2025年8月25日 上午12:00

· 回報錯誤
下拉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