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la的股價在2025年9月暴漲28%,達到每股370美元的高點,但奇怪的現象是:越來越多高智商、高學歷的專業人士開始對Tesla的自動駕駛技術保持距離。這不是偶然現象,而是有著深刻的心理學根源。
聰明人的「過度謹慎偏誤」
心理學研究顯示,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陷入「過度分析」的陷阱。當Tesla宣布FSD v14再次延遲至2025年底時,高智商用戶立即開始計算:這已經是第幾次延期?承諾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?
馬斯克在All-In Podcast中透露,原本預計8月第二週後6週推出的FSD v14,現在推遲到聖誕節期間。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,這只是「晚一點沒關係」,但對於系統性思考能力強的人來說,這代表了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承諾可信度的問題。
專業工程師Jake Chen就是典型例子。作為軟體架構師的他說:「每次延期都讓我更加確信,完全自動駕駛的技術難度被嚴重低估了。聰明的人會從模式中學習,而不是從單一事件。」
「技術債務」的心理威脅感
Tesla在2025年8月關閉了Dojo超級電腦專案,這個決定在技術圈引起了巨大震動。Dojo是Tesla專門為電腦視覺處理設計的超算系統,原本計畫用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以改善FSD效能。
高智商用戶對這個決定的解讀極其敏感。MIT畢業的AI研究員Sarah Martinez分析:「放棄自主研發的專用硬體,轉向通用解決方案,這通常意味著技術路線的根本性調整。聰明人能夠看出這背後的技術債務累積問題。」
心理學中的「損失厭惡理論」解釋了為什麼聰明人對這種技術轉向特別敏感。他們更容易察覺到沉沒成本和潛在風險,因此在決策時會更加保守。
實證思維 vs. marketing承諾
2025年9月,Tesla影響者進行了一次海岸到海岸的自動駕駛測試,結果在不到60英里的距離內就發生了碰撞,原因是車輛無法避開路面碎片。這個事件對不同智商水準的人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心理影響。
普通消費者可能會認為這是「偶然事故」或「特殊情況」,但高智商用戶會進行更深層的分析:
- 統計思維:他們會計算失敗率和可靠性指標
- 系統思考:考慮各種邊緣案例和異常場景
- 風險評估:評估技術成熟度與宣傳語調的差距
加州理工學院的認知科學教授Dr. Robert Kim指出:「高智商個體更傾向於採用貝氏推理,他們會根據新證據不斷更新對技術可靠性的預估。每次失敗都會影響他們的信任度計算。」
「確認偏誤」的反向作用
有趣的是,許多Tesla支持者經常指控批評者存在「確認偏誤」,只關注負面消息。但心理學研究顯示,高智商人群實際上更容易抵抗確認偏誤的影響。
神經科學研究發現,智商較高的人在處理與既有信念衝突的資訊時,前額葉皮質(負責理性分析的大腦區域)會更加活躍。這意味著他們更容易客觀評估證據,而不是選擇性地接受支持自己觀點的資訊。
Tesla重新定義「Full Self-Driving」一詞,將其改為「高級駕駛系統」並放棄了原本「無監督自主性」的承諾,這種語意變化立即被高智商用戶察覺並解讀為技術目標的退縮。
社會責任感與道德考量
高智商人群往往具備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考量能力。Tesla在取得內華達州機器人計程車測試許可、德州通過SB 2807法案等監管突破時,聰明人關注的不是商業機會,而是社會影響。
史丹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,教育水準越高的人越傾向於考慮技術對整個社會的長遠影響,而不僅僅是個人便利性。他們會思考:
- 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是否會造成大量失業?
- 技術失敗時的責任歸屬問題如何解決?
- 是否存在技術發展過快、監管跟不上的風險?
「過度自信效應」的免疫力
馬斯克聲稱當前的AI4晶片將能實現比人類安全2-3倍、甚至10倍的自動駕駛能力,同時預告AI5晶片將比AI4強大40倍。這種極端樂觀的預測,對不同認知能力的人產生了不同效果。
心理學研究中的「過度自信效應」指出,人們傾向於高估自己預測準確性的能力。但高智商個體通常具備更好的「元認知能力」,能夠意識到預測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。
他們更傾向於採用「謙遜的不可知論」態度:承認技術發展的複雜性,並對過於樂觀的承諾保持健康的懷疑。
投資心理學的理性防護
Tesla股價的暴漲也反映了市場情緒,但聰明的投資者往往能夠區分「技術價值」和「市場炒作」。行為經濟學研究顯示,高智商投資者更少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,更多依賴基本面分析。
當Tesla股票因為自動駕駛前景而上漲時,理性投資者會分析:
- 技術商業化的實際時程
- 競爭對手的發展狀況
- 監管環境的變化趨勢
- 實際營收與估值的匹配度
聰明人的選擇策略
這並不意味著高智商人群完全拒絕自動駕駛技術,而是他們採用了更加謹慎和理性的策略:
- 等待技術成熟:寧願晚採用也不願當「beta測試員」
- 多方比較:不只看Tesla,也關注Waymo、Mercedes等競爭方案
- 漸進式接受:從輔助駕駛開始,逐步適應自動化程度
- 保持選擇權:始終保留手動控制的能力
理性的勝利還是機會的錯失?
心理學分析顯示,高智商人群對Tesla自動駕駛的謹慎態度,根源於他們更強的風險意識、更好的統計思維和更深的技術理解。這是理性思考的結果,而非偏見或保守。
但這也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:在技術革命的浪潮中,過度的理性分析是否會讓我們錯失歷史機遇?還是說,聰明人的謹慎正在保護他們避免成為技術泡沫的犧牲品?
或許答案在於平衡:既要保持理性的批判思維,也要對技術進步保持適度的開放態度。畢竟,真正的智慧不是拒絕一切新技術,而是知道何時該相信,何時該質疑。
Tesla的自動駕駛技術最終會走向何方,時間會給出答案。但至少現在我們知道,聰明人的謹慎並非無的放矢,而是建立在深刻的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基礎之上的理性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