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 × Foxconn 進軍美國 AI 硬體製造:俄亥俄州建廠,Emirates 航空導入 ChatGPT 訓練

OpenAI 與 Foxconn 宣布在美國建立 AI 硬體製造聯盟,鎖定俄亥俄州作為資料中心設備生產基地。同時 Emirates 航空集團確認全面導入 ChatGPT 工具與 AI 訓練計畫,航空業 AI 轉型加速。

OpenAI 與 Foxconn 合作在美國建立 AI 硬體製造基地
OpenAI 與 Foxconn 合作在美國建立 AI 硬體製造基地

OpenAI 在 2025 年 11 月 22 日宣布與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 Foxconn(鴻海科技集團)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,將在美國本土建立 AI 資料中心硬體製造基地。這項合作標誌著 OpenAI 從純軟體公司向硬體整合供應商的重大轉型,同時也是美國推動 AI 供應鏈本土化的關鍵一步。

OpenAI × Foxconn:AI 硬體製造聯盟

根據 最新報導,OpenAI 與 Foxconn 的合作重點包括:

俄亥俄州製造基地

  • Foxconn 鎖定俄亥俄州作為 AI 資料中心設備的主要生產基地
  • 預計生產 AI 伺服器、GPU 叢集系統、散熱解決方案等關鍵硬體
  • 目標在 2026 年 Q2 開始量產,初期月產能可支援 10 萬顆 GPU 的資料中心建置

技術整合優勢

  • OpenAI 提供 AI 模型優化與系統架構設計專業知識
  • Foxconn 貢獻全球頂尖的精密製造與供應鏈管理能力
  • 雙方共同開發針對大型語言模型訓練與推論優化的專用硬體

美國製造戰略意義

  • 回應拜登政府《晶片與科學法案》推動的半導體與 AI 產業本土化
  • 降低對亞洲供應鏈的依賴,提升 AI 基礎設施的供應鏈韌性
  • 創造數千個高技能製造業工作機會

為何 OpenAI 需要硬體製造能力?

OpenAI 進軍硬體製造的背後,反映了幾個關鍵產業趨勢:

1. AI 運算需求爆炸性成長

OpenAI 的 ChatGPT 服務目前每天處理超過 10 億次查詢,訓練 GPT-5 等次世代模型需要數十萬顆 GPU 同時運作。與 Foxconn 合作能確保 OpenAI 以更具競爭力的成本取得客製化硬體。

2. Nvidia GPU 供應瓶頸

儘管 Nvidia 宣布 Blackwell 架構晶片「訂單爆表」,但實際交付仍面臨產能限制。OpenAI 透過垂直整合硬體製造,能更靈活地應對供應鏈波動。

3. 客製化硬體優勢

針對特定 AI 工作負載設計的專用硬體(ASIC)可以比通用 GPU 提供 3-5 倍的效能功耗比,長期而言能大幅降低運算成本。

4. 對抗競爭對手

Google 擁有 TPU、Amazon 有 Trainium、Microsoft 開發 Maia——科技巨頭都在發展自有 AI 晶片。OpenAI 與 Foxconn 合作是建立硬體護城河的必要策略。

Emirates 航空集團全面導入 ChatGPT

同日,Emirates 航空集團確認與 OpenAI 達成合作協議,將在全球營運中全面部署 ChatGPT 驅動的 AI 工具與訓練計畫:

員工 AI 訓練計畫

  • 為全球超過 10 萬名員工提供 ChatGPT Enterprise 專業訓練
  • 涵蓋客戶服務、航班營運、維修工程等各部門
  • 目標在 2026 年 Q1 完成全員基礎 AI 素養培訓

營運效率提升應用

  • 客服中心:ChatGPT 協助處理多語言客戶查詢,將回應時間從平均 8 分鐘縮短至 2 分鐘
  • 航班調度:AI 分析天氣、機場容量、機組人員排班等數據,優化航班時刻表
  • 維修預測:機器學習模型預測飛機零件故障,降低非計畫性維修停機時間

旅客體驗創新

  • Emirates App 整合 ChatGPT 旅行助理,提供即時行程建議與問題解答
  • 機上娛樂系統(ICE)加入 AI 推薦功能,根據乘客偏好推薦電影、音樂
  • 多語言即時翻譯服務,打破語言障礙

Emirates 集團主席 Sheikh Ahmed bin Saeed Al Maktoum 表示:「AI 將重新定義航空業的服務標準。與 OpenAI 的合作讓我們能為乘客提供更個人化、更有效率的旅行體驗。」

產業影響與市場反應

航空業 AI 競賽加速

Emirates 的大規模 AI 部署將激勵其他航空公司加速數位轉型。分析師預期,未來 2 年內全球前 20 大航空公司都將推出類似的 AI 客服與營運優化系統。

製造業回流美國趨勢

OpenAI-Foxconn 聯盟是繼 TSMC 亞利桑那州晶圓廠、Intel 俄亥俄州晶片廠後,又一個高科技製造回流美國的案例。這反映了地緣政治風險下,企業重新思考供應鏈佈局的趨勢。

OpenAI 商業模式多元化

從純 API 服務商到硬體製造商,OpenAI 正在建立更多元的營收來源。硬體銷售、企業 AI 解決方案、行業客製化服務都可能成為未來成長動力。

競爭對手壓力

Anthropic(Claude)、Google(Gemini)、Meta(Llama)等競爭對手將面臨更大壓力。OpenAI 的硬體整合能力可能創造技術優勢,迫使競爭對手加速垂直整合或尋求類似合作。

挑戰與風險

儘管前景看好,OpenAI 的硬體戰略也面臨挑戰:

資本密集:建立製造產能需要數十億美元投資,將對 OpenAI 的財務狀況造成壓力。

製造專業門檻:硬體製造與軟體開發完全不同,OpenAI 需要時間建立相關專業能力。

市場競爭激烈:Google TPU、Amazon Trainium 都有多年技術積累,OpenAI 要在硬體領域追趕並非易事。

地緣政治風險:儘管在美國製造,但仍依賴全球供應鏈(如台灣晶片、日本記憶體),地緣政治衝突可能造成供應中斷。

對投資者與產業觀察者而言,OpenAI 的硬體戰略是 AI 產業進入成熟期的重要信號。從「AI 即服務」到「AI 基礎設施供應商」,OpenAI 正在重新定義 AI 公司的商業模式。這場硬體賭注能否成功,將深刻影響未來 AI 產業的競爭格局。

作者:Drifter

·

更新:2025年11月22日 上午02:00

· 回報錯誤
下拉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