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發布 AI 監管新政策:推出「AI 沙盒」測試環境,醫療、交通、專業服務暫時放寬監管

英國政府公布 AI 監管藍圖,引入「AI 沙盒」(AI Sandboxes)制度,允許醫療、交通、專業服務等領域在受控環境下暫時放寬監管,安全測試 AI 技術,平衡創新與風險管理。

英國 AI 監管沙盒政策促進醫療交通等領域創新
英國 AI 監管沙盒政策促進醫療交通等領域創新

英國政府於 2025 年 11 月發布全新 AI 監管政策藍圖,核心創新是引入「AI 沙盒」(AI Sandboxes)制度——允許特定產業在受控環境下暫時放寬現有監管規範,安全測試前沿 AI 技術。首波試點領域包括醫療保健、交通運輸與專業服務(法律、會計、諮詢),目標在促進創新與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。

AI 沙盒制度:受控創新的新模式

根據 英國政府公告,AI 沙盒是借鑑金融科技(FinTech)監管沙盒的成功經驗,專為 AI 技術設計的測試環境:

核心運作機制

暫時性監管豁免

  • 參與沙盒的企業可在特定條件下,暫時免除部分現行法規要求
  • 豁免範圍包括資料隱私、責任歸屬、安全標準等傳統監管障礙
  • 豁免期限通常為 12-24 個月,視技術成熟度與風險評估決定

嚴格風險控管

  • 所有沙盒測試必須在受控環境進行,限制影響範圍
  • 強制要求人類監督機制(human-in-the-loop),避免完全自動化決策
  • 建立快速中止機制(kill switch),發現風險時立即終止測試
  • 定期向監管機構提交測試報告,接受獨立第三方審計

多方協作框架

  • AI 開發商、醫療/交通機構、監管單位、倫理專家共同參與
  • 公開透明的測試數據與結果,促進產業學習
  • 失敗案例也會被記錄,避免重蹈覆轍

三大試點領域詳解

1. 醫療保健(Healthcare)

允許測試的 AI 應用

AI 診斷系統

  • 醫學影像分析(X 光、CT、MRI)輔助診斷
  • 病理切片自動判讀,辨識癌症細胞
  • 心電圖(ECG)異常自動偵測

藥物研發加速

  • AI 預測藥物分子與疾病標靶的交互作用
  • 虛擬臨床試驗模擬,降低實體試驗成本與風險
  • 個人化醫療方案推薦(基因組學 + AI)

醫院營運優化

  • AI 預測急診室人流,優化人力配置
  • 智慧排程系統,減少病患等待時間
  • 資源管理(病床、手術室、醫療設備)自動化

監管挑戰與沙盒解決方案

傳統醫療監管要求極高的準確性與可解釋性,AI 系統(特別是深度學習)往往是「黑盒子」,難以完全符合現有標準。沙盒允許:

  • 降低初期準確率門檻(如允許 90% 準確率而非 95%),但要求人類醫師最終驗證
  • 部分豁免資料隱私法規,在匿名化條件下使用更多訓練數據
  • 快速審批流程,傳統醫療 AI 認證需 2-3 年,沙盒可縮短至 6-12 個月

參與機構範例

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(NHS)已宣布與 DeepMind、Babylon Health 等 AI 公司合作,在倫敦、曼徹斯特等地的醫院啟動沙盒試點。

2. 交通運輸(Transport)

允許測試的 AI 應用

自動駕駛技術

  • Level 4 自動駕駛計程車在限定區域(如倫敦金絲雀碼頭)測試
  • 自動駕駛公車接駁服務(機場、大學校園)
  • 貨運自動駕駛卡車在高速公路特定車道測試

交通管理智慧化

  • AI 優化交通號誌,減少塞車與碳排放
  • 即時路況預測與動態導航建議
  • 公共運輸需求預測,調整班次密度

鐵路與航空 AI 應用

  • 列車自動駕駛系統(如倫敦地鐵新線路)
  • AI 預測性維修,降低設備故障率
  • 航空交通管制輔助系統

監管挑戰與沙盒解決方案

自動駕駛面臨複雜的法律責任問題(事故責任歸屬、保險理賠)與安全標準。沙盒提供:

  • 在封閉道路或限定區域測試,降低公眾風險
  • 暫時豁免車輛安全法規中「必須有人類駕駛」的要求
  • 建立特殊保險機制,由政府與保險公司共同承擔測試期間風險
  • 強制要求遠端安全駕駛員監控,緊急情況可接管控制

參與企業範例

Wayve(英國自動駕駛新創)、Jaguar Land Rover、Transport for London(倫敦交通局)已加入沙盒計畫。

3. 專業服務(Professional Services)

允許測試的 AI 應用

法律科技(LegalTech)

  • AI 合約審查與風險條款辨識
  • 判例法研究自動化,快速找出相關案例
  • 法律文件自動生成(如遺囑、公司章程)

會計與審計

  • AI 自動化帳務處理與異常偵測
  • 稅務規劃優化建議
  • 審計流程自動化,提升效率與準確性

管理諮詢

  • AI 驅動的商業策略分析
  • 市場趨勢預測與競爭對手分析
  • 組織優化建議(人力配置、流程改造)

監管挑戰與沙盒解決方案

專業服務高度依賴人類專業判斷與倫理責任(如律師保密義務、會計師獨立性)。沙盒允許:

  • AI 擔任「助理」角色,提供建議但最終決策由人類專業人員負責
  • 部分豁免專業責任保險要求,降低測試期間保險成本
  • 建立 AI 輔助服務的收費與揭露標準(客戶需知道服務由 AI 協助完成)

參與機構範例

Allen & Overy(國際律師事務所)、PwC、Deloitte 等已表達參與意願。

監管框架與倫理原則

英國 AI 沙盒不是「放任自由」,而是建立在嚴格倫理與監管框架上:

五大核心原則

  1. 安全性優先(Safety First):人類生命與健康絕不妥協
  2. 透明度要求(Transparency):AI 決策過程需可解釋
  3. 公平性保障(Fairness):避免演算法偏見與歧視
  4. 隱私保護(Privacy):資料使用符合 GDPR 精神
  5. 問責機制(Accountability):明確責任歸屬

監管機構角色

AI 沙盒監督委員會

  • 由數位、文化、媒體暨體育部(DCMS)主導
  • 成員包括產業專家、倫理學者、公民團體代表
  • 審核沙盒申請、監督測試進度、評估風險

獨立審計與評估

  • 第三方技術審計公司定期檢查 AI 系統
  • 倫理委員會評估潛在社會影響
  • 公眾諮詢機制,聽取民意回饋

國際比較與競爭

英國 AI 沙盒政策反映了全球 AI 監管的分歧路線:

歐盟:嚴格立法路線

歐盟《AI 法案》(AI Act)採取高風險 AI 應用嚴格監管策略,所有醫療、交通等關鍵領域 AI 必須通過嚴格認證。英國脫歐後選擇更靈活的沙盒模式,吸引 AI 新創公司。

美國:自由市場主導

美國聯邦政府對 AI 監管相對寬鬆,主要依賴產業自律與州級法規。英國沙盒介於歐美之間,試圖平衡創新與管控。

中國:國家戰略推動

中國政府積極推動 AI 發展,同時加強資料安全與政治審查。英國沙盒強調倫理與公民權利,形成鮮明對比。

新加坡:區域 AI 樞紐競爭

新加坡也推出 AI 沙盒計畫,與英國形成競爭。兩國都希望成為亞太/歐洲的 AI 創新中心。

產業反應與爭議

支持聲音

AI 產業普遍歡迎沙盒政策,認為這能加速創新並吸引投資。英國 AI 新創 Stability AI 創辦人表示:「沙盒讓我們能快速測試想法,而不被繁文縟節束縛。」

批評與疑慮

公民團體擔憂:隱私倡議組織質疑「暫時放寬監管」可能開啟後門,危害個人權利。

產業競爭公平性:大型科技公司資源充足,更容易通過沙盒審核,可能排擠小型新創。

責任模糊化風險:測試期間發生事故,責任歸屬仍不清晰,可能造成受害者求償困難。

未來展望與時程

2025 年 Q4:開放沙盒申請,首批核准 10-15 個專案 2026 年 Q1:首批測試啟動,為期 18 個月 2026 年 Q4:發布中期評估報告,調整政策 2027 年:成功案例轉為正式監管框架,失敗案例公開檢討

英國政府表示,沙盒只是起點,未來將根據測試結果制定完整的 AI 監管法律,目標在 2028 年前建立全球領先的 AI 治理框架。

對台灣與全球的啟示

英國 AI 沙盒政策提供了「漸進式監管」的典範:

  • 不是完全放任:有明確倫理底線與風險控管
  • 不是過度管制:允許創新試錯,累積實務經驗
  • 公私協作模式:政府、產業、學界、公民社會共同參與

對台灣而言,可借鑑沙盒模式推動智慧醫療、自駕車等 AI 應用。關鍵在於建立透明的審核機制與有效的風險監控,而非一刀切的禁止或放任。

AI 監管是全球共同挑戰,英國的沙盒實驗將為其他國家提供寶貴經驗——無論成功或失敗,都將形塑未來 AI 治理的全球標準。

作者:Drifter

·

更新:2025年11月23日 上午06:00

· 回報錯誤
下拉重新整理